森林里也有“粮库”?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粮库树立大农业观、森林大食物观,有啥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粮库探索构建大食物监测统计体系,森林明确提出“开发森林食品”。有啥
森林食品包括哪些?如何让更多的粮库“森林热量”“森林蛋白”从林间走向餐桌?
森林“美味”真不少
眼下,正是森林油茶榨油旺季。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有啥辽市镇隆立茶油坊生意格外繁忙,粮库一桶桶现榨的森林茶油刚出炉就被上门的顾客订购。
走进隆立茶油坊内,有啥热气腾腾、粮库油香四溢,森林经过脱壳、有啥预热、粉碎、蒸粉、包饼、压榨……茶籽变成一滴滴金灿灿的茶油。老板徐海一边忙碌一边介绍:“我这茶油坊现在每天产出1000余斤茶油,年销售量约10万斤,销售额达600万元。”
从江西一路向北,穿过小兴安岭的浩瀚林海,位于伊春市的黑龙江北货郎森林食品有限公司内,黑木耳、猴头菇、白木耳等产品摆满了公司展厅。在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仔细称重产品,打包装袋。伊春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伊春市山野菜、山野果、野生药材总贮藏量分别达到84万吨、41万吨、200多万吨,年采集量总计约13.1万吨。“伊春蓝莓”入选黑龙江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品牌价值达16.5亿元。
油茶、木耳、蘑菇,都是森林食品。除了这些,森林“粮库”里还有啥?
国家林草局改革发展司二级巡视员高均凯介绍,森林食品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经济林,这是森林食物生产的主力军,产品包括木本粮油、干鲜果品、饮料调料、森林蔬菜等多个品种和类型;第二类是利用林地发展林下种植、养殖、采集形成的林下经济产品;第三类是桑树、柠条、花棒等可以作为牲畜饲料的间接性食品。
“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多样,在辽阔的山野中,生长着各式各样的野菜、植物、水果等,蕴藏量巨大。除了大家熟知的核桃、红枣、苹果、柑橘、龙眼、蓝莓等干鲜果品,还有茶油、核桃油、杏仁油等木本食用油,竹笋、香椿、山野菜、林下食用菌等森林蔬菜,茶、咖啡、沙棘等森林饮料,花椒、八角、肉桂等森林调料。”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金书秦对记者说,“这些诞生于林间的且具有原生态、无污染、健康、安全等特性的各类可食用森林产品,不仅丰富了居民的‘食品兜子’,也已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
根据国家林草局日前发布的数据,经济林产量达到2.26亿吨,森林食物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产品。
林草产业越做越大
从林间端上餐桌,森林食品的开发拓宽了食物来源,也推动了各地产业发展。
“以前我们这里的婆婆丁(即蒲公英),老百姓都是自家采了泡茶喝,没想到这些山野菜有一天还可以成为一门产业。”黑龙江伊春森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青林业局公司松林林场分公司党支部书记李勇说。
袁州区种植油茶树已有500多年历史,是全国油茶主产区之一,其油茶产业正由原先单一种植向多层次发展迈进。一些本地龙头企业以科技赋能油茶产业,获多项发明专利;还有的企业从油茶树中提取生物活性成分,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也有些企业利用剩余的茶壳、茎叶等,经过精深加工,培养白鲜菇、制成有机肥……
袁州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发挥本地油茶文化优势,利用老油茶林,开发集露营基地、采摘游园、油茶研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并规划建设油茶博物馆,还在辽市镇打造集良种繁育、丰产栽培、油茶文化、森林旅游于一体的油茶文化小镇,油茶产业越做越大。
国家林草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林草产业总产值超过9.2万亿元,林产品生产、贸易、消费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木本油料、林下经济、竹藤花卉、林草种苗、木竹加工、生态旅游等林草产业不断壮大。
产业发展了,乡亲们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去年,袁州区西村镇分界村杨院桂家的油茶迎来丰收。“10多亩油茶林,榨了500斤茶油,仅这项收入就有3万元。”杨院桂说,“咱这油茶果成了‘金果果’喽。”
在森林覆盖率超80%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天峨县,一批加工企业落户天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长安家园工业园区,为这里的“新居民”拓宽了就业渠道。广西天峨壮峨食品有限公司帮扶车间内,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忙着分拣、包装板栗仁。搬迁户许复友每天把孩子送到社区附近的学校后,来公司做板栗加工等工作。“有了这份工资,再加上公益性岗位每月1500元和老家的产业,收入不错了。”许复友说。
看好森林食品的未来
开发森林食品将如何推进?
专家表示,目前森林食品中开发成产品、被消费者接受的仅占一小部分,很多还止步于散、小、弱的初级阶段。规模小、发展不起来,就很难充分发挥其作用。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草经贸研究院院长程宝栋认为,森林“粮库”的发展机遇能否抓住,关键应从投入端转向产出端,投入再多,产出上不去也不行。
高均凯介绍,国家林草局将通过优化发展布局、保障发展用地、加大资金支持等举措,进一步推动经济林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具体看,包括统筹资源、政策等要素,加强规划指导;强化技术指导和科技成果转化,科学推进树种结构调整、品种改良和基地建设,做优做强特色果品、木本粮油、林源饲料等产业;整合低产低效茶园、低产人工商品林地等非耕地国土资源,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财政奖补政策支持力度,用好国家储备林等开发性、政策性金融信贷政策,支持扩大油茶等高产高效经济林种植和改造提升等。”高均凯说。
不少地方定下发展新目标:内蒙古提出将进一步挖掘森林草原资源优势,发展果、菜、菌、药等特色产业;四川印发《建设“天府森林粮库”实施方案》,计划到2030年,全省林粮经营面积达到1亿亩,实现年产林粮2000万吨、年综合产值3000亿元;广西明确,力争到2025年,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林地面积稳定在7000万亩左右,林下经济产值达到1400亿元……
金书秦表示,中国的森林食品发展,也是森林生态食品的发展。近年来,中国实施三北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由停伐减产到全面停止,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生态功能显著提升、森林质量明显改善,依托森林供给食物的基础更扎实、品类更丰富、潜力更可观,“期待口味越来越多元的食品市场,看好林下经济、绿色发展的未来。”
“踏青赏花”热度环比增5倍!多家旅游平台发布春游报告_南方+_南方plus春天去哪玩?最火的春游方式是什么?近日,马蜂窝、携程、飞猪、途牛、去哪儿旅行等多家旅游平台发布报告,分析和预测春季最新旅行消费 ...
清远连南举办“连南大叶茶”人才技术培训,推动产业提质增效_南方+_南方plus日前,清远连南举办了“连南大叶茶”人才技术培训活动,旨在全面提升连南大叶茶产业技术水平,推动茶树繁育和栽培技术的创新与普及 ...
唐锦纺织:跨界“织”大业,年产超7亿双新疆棉袜|疆企风采⑧_南方+_南方plus一双棉袜如何“织”成大产业?在新疆唐锦纺织有限公司下简称“唐锦纺织”),能找到最生动的答案。商务袜、四季袜、运动袜、儿童 ...
番禺旧水坑村举行文化巡游暨敬老晚会活动_南方+_南方plus近日,番禺大龙街旧水坑村举办文化巡游暨敬老晚会活动,以“民俗文化”与“敬老孝亲”为主题,通过民俗巡游、非遗展示、文艺演出等形式,展现旧水坑村 ...
中国消费者报成都讯沈彦 王子艳记者刘铭)7月20日,记者获悉,四川省市场监管局计划举办8期市场监管执法实务培训,为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执法,7月15日至19日,首期全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执法实务培训班在绵竹 ...
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钟燕燕 记者朱海)暑期是旅游高峰期,也是婚宴、升学宴消费旺季。为营造安全、和谐、有序的市场环境,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江西省赣州市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全力保障暑期消费市场秩序稳 ...